今天就是国际禁毒日啦!从1988年开始,每年的“6·26”都被定为“国际禁毒日”,也就是说今年已经第30年啦!对于国际禁毒日,大家有什么了解呢,不太清楚的话听小编细细道来~~~
禁毒日的由来
20世纪80年代,毒品在全球日趋泛滥,毒品走私日益严重。面对这一严峻形势,联合国于1987年6月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了关于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的部长级会议。会议提出了“爱生命、不吸毒”的口号,并建议将每年的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以引起世界各国对毒品问题的重视,共同抵御毒品的危害。
因为林则徐虎门销烟是6月3日起,共进行了23日结束,故将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同年12月,第42届联大通过决议,正式将每年的6月26日确定为国际禁毒日。
历届宣传口号
1992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毒品,全球问题,需要全球解决”。从1992年起,国际禁毒日都确定有一个主题口号,以达到国际社会关注和共同参与的效果。
1993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实施教育,抵制毒品”。
1994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女性,吸毒,抵制毒品”。
1995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国际合作禁毒,联合国90年代中禁毒回顾”。
1996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滥用毒品与非法贩运带来的社会和经济后果”。
1997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让大众远离毒品”。
1998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无毒世界我们能做到”。
1999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亲近音乐,远离毒品”。
2000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Facing Reality: Denial, Corruption and Violence。(面对现实,拒绝堕落和暴力)”。
2001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体育拒绝毒品”。
2002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吸毒与艾滋病”。
2003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让我们讨论毒品问题”
(2003年中国“6·26”国际禁毒日的宣传主题为“远离毒品,关爱未来”)。
2004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抵制毒品,参与禁毒”。
2005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珍惜自我,健康选择”。
2006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毒品不是儿戏”。
2007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抵制毒品,参与禁毒”。
2008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控制毒品”。
2009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毒品控制了你的生活吗?你的生活,你的社区,拒绝毒品。”
2010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健康是禁毒运动永恒的主题”。
2011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青少年与合成毒品”。
2012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全球行动共建无毒品安全社区”。
2013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让健康而不是毒品成为你生命中‘新的快感’”。
2014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希望的信息:药物使用障碍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
2015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抵制毒品,参与禁毒。
2017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无毒青春,健康生活
2016年6月26日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珍惜美好青春,远离合成毒品,拒绝毒品,健康人生。
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一些跟国际禁毒日相关的内容,快来一起看看吧~~
02 几种常见的合成毒品
冰毒(甲基苯丙胺) 外观为纯白结晶体,故被称为“冰”(Ice)。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极强的刺激作用,且毒性强烈。冰毒精神依赖性极强,是目前我国危害最大的合成毒品。吸食后会产生强烈的生理兴奋,大量消耗人的体力,降低免疫功能,严重损害心脏、大脑组织甚至导致死亡。吸食成瘾者还会造成精神障碍,表现出妄想、好斗、错觉,从而引发暴力行为。
麻古 一种冰毒片剂,外观与摇头丸相似,主要成份是“甲基苯丙胺”和“咖啡因”。
摇头丸(MDMA ) 苯丙胺类中枢兴奋剂,具有兴奋和致幻双重作用。因滥用后可出现长时间难以控制随音乐剧烈摆动头部的现象,故被称为“摇头丸”。MDMA用药者的时间概念和认知出现混乱,表现出超乎异常的活跃,整夜狂舞,不知疲倦。同时,在幻觉作用下常引发集体淫乱、自残与攻击行为,并可诱发精神分裂症和急性心脑疾病。
K粉(氯胺酮) 分离性麻醉剂。服用后遇快节奏音乐便会条件反射般强烈扭动,产生意识和感觉的分离状态,导致神经中毒反应和精神分裂症状,表现为幻觉、运动功能障碍,出现怪异和危险行为,同时对记忆和思维能力造成严重损害。此外,外观为白色结晶粉末的K粉,可随意勾兑进饮料、红酒中服下,易让人产生性冲动,所以又有“迷奸粉”之称。
三唑仑 又名海乐神、酣乐欣,淡蓝色片。一种镇静、催眠药物,长期服用极易导致药物依赖。因麻醉效果比普通安定强45-100倍,口服后可以迅速使人昏迷晕倒,故俗称蒙汗药、迷魂药。此外,服用后还会出现狂躁、好斗、胡言乱语、欲跳楼自杀等精神失常症状。
现在的毒品早已穿上漂亮的马甲,让人防不胜防,恰逢暑假来临,同学之间聚会也会增多,小编在这里提醒各位同学,这些东西千万不能碰哦~
=